Share
提及「速食」大多數的人都可以迅速的聯想到餐點的樣貌,甚至是提供這些餐點的經典知名品牌,然而對於「慢食」這個鮮少聽到的字彙,在你心中的想像會是什麼樣子呢?
「慢食」除了依照字面上直接解釋為慢慢地進食的意思以外,其實還有其他更深層面的意義,而慢食這樣新形態的飲食運動甚至還關係到自然環境的保護。
慢食的起源
「慢食運動」起源於1986年,當時為反對速食業者進駐羅馬,來捍衛當地食材與菜餚逐漸被取代消失的衝擊,以維護當地傳統、當地美食、烹飪的樂趣和緩慢的生活節奏等目標發起。爾後,慢食運動延伸的價值觀並不只限於在餐桌上,而是尊重食物的生活態度。
慢食核心原則
講求統一、快速、簡便的美式速食文化在全球迅速崛起,雖然為生活忙碌的現代人帶來了許多生活上的便捷與胃口上的滿足,卻也讓各地區當地獨特的飲食文化受到不少影響。
經過加工、包裝的便利食品,通常擁有較多的人工添加物及較高的碳足跡*,生產的背後可能還涉及對農民的經濟剝削與當地經濟和市場的破壞,慢食也以上述面臨的問題為出發點,訂定了三大核心原則:優質(Good)、純淨(Clean)、公平(Fair)
* 碳足跡(Carbon Footprint):產品或活動所牽涉的原物料開採與製造、組裝、運輸,一直到使用及廢棄處理或回收時所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量
- 優質:食物不經過改造、維持天然性,讓原本擁有的自然風味和香氣可以被人識別。
- 純淨:食物產生的環境需受到保護與永續發展,保護生態系統與生物多樣性,並保障人類的健康與安全。
- 公平:尊重社會文化的多樣性、傳統與人權,生產食物的過程中需給予勞動者公平的報酬。
生活中慢食運動的實踐
- 購買當地、避免預先包裝的食材:
購買當季和在地食材,可保有其新鮮度、營養價值,同時也可以減少包裝、長途運輸及冷凍保存所產生的碳足跡。 - 在家做料理:自己掌握料理中的食材和調味料組成,每日還可以使用不同的食材做替換,增加料理的多樣性,讓營養攝取的來源更多元。
- 與親友共餐:雖然在東方的傳統文化要求人們吃飯時應盡量避免開口說話、用最快的時間把餐點吃完,但事實上通過餐桌上的社交活動,讓彼此的關係更加親近,歡樂氣氛更有助促進食慾和營養吸收。
平時生活節奏緊湊忙碌,時常沒有時間好好吃飯或是細細品嘗眼前的菜餚的你,現在打開行事曆挑選一天休假的日子,一起來嘗試實踐慢食運動吧!不僅有助於提升身體健康,也能為環境保護盡一份心力喔!
Sha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