肥胖的判別 體重不再是唯一標準
更新日期:2019年12月17日

一樣60公斤,為什麼陳太太看起來比我瘦?
-評斷肥胖程度的客觀標準-
身體質量指數 (Body Mass Index,BMI)
世界衛生組織(WHO)建議簡便、最常使用的標準。
BMI指數越高罹患肥胖相關疾病的機率也就越高
BMI=體重(kg)÷(身高m)²

腰圍
腰圍能夠反應腹部脂肪的蓄積程度,能簡易評斷代謝症候群、心血管疾病罹患機率的方式,比起BMI更能代表腹部肥胖的程度。
理想的腰圍範圍
成年男性:小於90公分
成年女性:小於80分分
體脂率
身體當中的「脂肪重量」與「體重」的百分比,代表脂肪在全身當中所佔的比例,更能了解自身的肥胖程度,可作為瘦身的重要指標。

減肥目標設定
減肥的目標設定須適當、循序漸進且依照健康、安全的方式。不合理的目標,容易造成額外的心理壓力、也容易減肥失敗,更甚至是影響身心健康。
健康體重=18.5~24 x(身高m)²
目標體重=21×(身高m)²
美容體重=19×(身高m)²
-肥胖的原因-
世界衛生組織指出「肥胖是一種慢性疾病」,呼籲重視肥胖對健康的危害
-遺傳因素
父母雙方肥胖,子女肥胖機率為70-80%,由遺傳因素和環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
-不當飲食
食量大、進食快,用餐時間不一,好高熱量食物
-運動不足
吃的能量大於消耗能量時,就會造成肥胖症
-內分泌異常
內分泌疾病易造成肥胖,停經後體重易上升,尤其是腹部脂肪
-環境因素
生活習慣、飲食模式改變,也是促使肥胖的原因
-心理因素
在美國約30%極度肥胖者有暴食症傾象是壓力發進食的疾病
-其他
年齡-隨年齡增長,基礎代謝率降低,易發胖
藥物-如類固醇及一些抗憂鬱藥會導致體重上升
-肥胖易引起的疾病-

肌肉量、基礎代謝率、體內年齡與內臟脂肪也是肥胖的重要評斷標準。透過這些評斷指標,才更能清楚了解內在肥胖因子,量身打造健康瘦身計畫。
媚登峯專業美力團隊,備有專業營養師提供完整諮詢,分析個人內在肥胖因子給予客製體重控制建議。讓您真正了解自己的肥胖原因,健康瘦身,開始實現健康身形夢想。